形意拳

内家拳技击术(中)


  格斗术的日常习练是什么?

  是发力和力量!在巨大的打击力量之下,各种技击技术才能够发挥出威力,格斗术才能够实战。

  而我们的传统武术呢?我们只习练招式本身,而不去习练背后支撑招式的发力和力量,所以大多数传统武术的习练者,似乎认为只要把套路动作里的招式一个一个地打出来,打出一个完整的套路动作就是学会了,就有功夫了,而在每一个招式中都不能发出巨大的打击力量,没有打击力量,就只有挨打的分了。最可悲的是,国家级别的武术比赛中,都只是以套路动作的表演决定成绩的,根本就不注重技击力量。内家拳,内家拳实战,内家拳内功,内家拳技击术。

心意六合拳

  传统武术的前辈大师早就说过,练拳要练基本功。基本功是什么?基本功就是在练力量,在一个简单的招式中习练出巨大的打击力量。但是现在没有人习练基本功了,同时还感叹传统武术的没落--------尚若大家能够重新认识传统武术,将习练重心转移到习练巨大的技击力量上来,传统武术的威力是一点也不次于格斗术的!

  所以对于招式这个要素来说,我们可以将归纳到力量之中。

  再说说速度这个要素。

  对于速度,有些人也没有正确的理解。有些人认为速度是指完成招式的速度,这是错误的。没有发力和力量做支撑,招式完成的再快也是要挨打的,在实战中如果没有力量,甚至都不可能完成招式就已经被打了。

  武术中要求的速度,是指发力速度,完成打击对手的目的是靠力量的,所以发力的速度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发力速度的快慢是由体内能量的蓄积时间决定的,体内能量蓄积好了,发力只是一瞬间的事,体内蓄积能量的时间越长,发力就越慢。而蓄力时间的长短,是由肌肉紧张收缩的空间距离决定的,肌肉紧张收缩需要的空间距离越大,蓄力时间越慢。所以李小龙强调并习练寸劲,格斗术强调爆发力,这都是在追求用最小的空间距离完成肌肉的紧张收缩而蓄积出巨大的能量。我们看看格斗术或拳击,经过长期的力量训练,肌肉爆发力强劲,能够在一秒钟之内完成若干次出拳--------我们再回头看看现在我们习练的形意拳,每一个蓄发力量的出拳动作至少需要一到二秒的时间,否则就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蓄力和发力的出拳动作,这时,即便能够打出石破天惊的拳力,也早已经被对手打击至少四、五拳了!

  就是说现在大家习练的形意拳,发力速度至少比格斗术慢了十倍,在实战中根本就没有蓄发能量的机会。对于这点,我想习练形意拳的朋友是有体会的,在正常习练时能够从容蓄发,一旦与对手对峙,就手足无措,根本无法作出在习练时熟悉的动作蓄发能量和力量了,因为对手不会给你发力的机会。并且,由于错误地以外形动作理解内家拳,机械地习练外形动作就导致了在对抗实战中不会玩了。还拿形意拳举例,平时五行拳练得得心应手,可是一旦与对手对峙,双手置于头前部抱圆时,就根本不会打五行劲力了!对抗实战中对手会给你摆好三体式而让你打出五行劲力的机会吗?机械地以外形动作理解并习练内家拳,就会导致这个荒唐的结果。所以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所谓内家拳的对抗,实际上没有一个人使用的是内家功夫,都是在打着内家拳的旗号而使用格斗功夫去技击的。

  决定发力速度的另一个原因是空间距离,在实战中与对手劲力接触上以后,双方之间几乎就没有能够让肌肉紧张收缩和恢复原状需要的发力的空间距离了,这时就只能够依靠肌肉的爆发力了,肌肉爆发力好的,能够在方寸之间发力,所以格斗术着重爆发力的训练,其出拳踢腿的动作极小,能够做到在任何位置与状态下发力---------我们再回头看看形意拳,劈崩钻炮横每一个动作得需要多大的能量蓄发空间距离,这种空间距离在实战中根本是不可能存在的!面对格斗术对手,人家身体和胳膊稍微一收缩就能打出拳头,而形意拳还要用很大的空间距离去束展蓄发,能不挨打吗!

  以上说的发力速度与空间距离,就是形意拳打得惊天动地却不能实战的原因!

  难道形意拳的能量蓄发只能如此缓慢吗?难道形意拳永远不能抗衡格斗术吗?更何况还有比形意拳更慢的太极拳呢,难道太极拳注定就是不能实战的花架子吗?

  不是的!等大家看完此书就会明白,没有什么功夫的能量蓄发能够快过内家拳的!因为内家拳习练到一定程度,蓄发合一,根本就不需要能量蓄发的时间与空间距离,所有的能量蓄发在体内就已经完成了,涨筋腾膜、真气鼓荡,周身皮肤及毛孔都时刻充斥着巨大的打击能量和力量。

  好,速度这个要素也介绍完了。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是否理解了,决定一门技击术的所有要素中,最根本的就是发力和力量!招式和速度,都是由能量蓄发决定的。所以,能量和力量就是所有技击术的根基,习练任何功夫,都是在习练能量和力量的蓄发,能量和力量练出来了,速度就上来了,招式就有效果和威力了。

  而内家功夫,习练的就是能量蓄发,用一种特殊的以心行气压缩旋转的发力方式蓄发能量,这种发力方式能够习练到一种根本就不需要时间与空间距离就能够发出比肌肉紧张发力更加巨大的技击能量的程度。

心意拳

  四,外家拳的肌肉紧张发力

  武术起源于外家拳,顾名思义,外家拳就是使用肌肉紧张发力的拳术。因为肌肉紧张发力需要肌肉收缩紧张和恢复原状所需的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才能够发出力量,所以打拳发力时必须要有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这些都是能够从外形看出来的,所以叫外家拳。(同样顾名思义,内家拳发力是不需要外形动作和空间距离的,这些将在以后的内容中介绍。)

  按照这个定义,西方格斗术也属于外家拳。

  通过前一节对技击要素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能量蓄发是技击术的一切,所以传统武术就是以能量蓄发这个主线发展的。

  外家拳用肌肉紧张发力,这种发力方式有许多弊端。

  大家知道,肌肉紧张发力是以肌肉的紧张收缩和恢复原状蓄发能量和力量的,但是,纵观整个身体,却没有任何二块肌肉的排列顺序和方向是相同的,就是说,浑身的每块肌肉紧张收缩的方向是不同的,由此蓄积起来的能量方向也是不同的,所以每块肌肉发出的力量方向也是不同的,即实际上在肌肉紧张发力时,每块肌肉都是各自为战的,每块肌肉只能在其两端与骨骼连接处之间进行紧张收缩蓄发能量,而每块肌肉之间是无法建立直接的联系而让所有肌肉同时向同一个方向发力的。去过健身房的人都知道,各种锻炼人体各处肌肉的健身器械就是依据人体每块肌肉的排列方向而设置的,从这些健身器械中就能够清楚地看出人体肌肉的排列方向,也就是这些肌肉蓄发能量和力量的方向,都是不同的。一句话,肌肉紧张发力无法同时在同一方向发出人体所能够发出的极致打击力量!

  比如说当一个人坐着或躺着时,是无法打出有力的拳头的,也无法摔过站着的对手,原因就是肌肉排列方向不同导致的不能同时向同一个方向蓄发出巨大能量和力量。但是当人站立时,就能够发出很大力量,为什么?

  因为人体对于肌肉排列方向不一致的解决方案就是脚蹬地。在用肌肉紧张发力打拳时,腿脚的发力方向是向下的,即腿脚的肌肉紧张生成下行脚蹬地的能量作用于地面,这样地面就会给予身体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就是地面给予身体的这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才能够把浑身每块肌肉向不同方向蓄发的能量归聚到同一个方向上来,从而使人体发出很大的力量,如果没有脚蹬地的下行能量,人体是发不出多大力量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浑身每块肌肉都同时紧张收缩发力,这些肌肉会因为蓄发能量的方向不同而相互影响制约并抵消发力效果,这时浑身发出的力量不是大了反而是小了。外家拳与格斗术都注意到了这个肌肉之间相互影响抵消发力效果的问题,所以都主张尽量避免胳膊等小肌肉群发力,而主要利用腰胯腿部的大肌肉群发力,这种对于发力的改进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放松。但是放松依然无法改变腰胯腿等大肌肉群中依然存在的肌肉排列方向不一致的根本问题,所以依然不能发出人体能够发出的极致力量。内家拳,内家拳实战,内家拳内功,内家拳技击术。

  肌肉紧张发力不能发出人体能够发出的极致力量只是肌肉紧张发力的一个最主要的弊端之一,肌肉紧张发力还有许多其他弊端。

  肌肉紧张发力因为需要肌肉紧张收缩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所以蓄发能量和力量的速度慢;

  肌肉紧张发力因为每块肌肉各自为战,相互之间没有能量联系,所以只能够单向传输能量,即只能够将体内蓄积起来的能量发出体外形成力量,而不能将对手打来的能量反向传输回自身,所以导致了用肌肉紧张发力的对抗实战的本质就是二个人之间能量与力量的硬性对抗,所以会功夫的不一定能打得过天生力大的,并且这种硬性对抗很容易使自身受伤;

  肌肉紧张发力大量消耗体力,尤其是擂台上的实战对抗是最消耗体力的运动,基本上就是在拼体力;

  肌肉紧张发力发出的力量是不连续的,需要肌肉紧张收缩与恢复原状的一蓄一发的过程,发完力就要重新蓄力,这就在攻击时出现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