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官网

胎息决


善养生者,呼吸真气

深、长、柔、细,微弱而绵绵不绝的呼吸,最宜于养生。此时,将一根羽毛放在鼻孔前,“鸿毛可以不动”。人们日常的呼吸大约在每分钟24次左右之间,而人静后深长柔细的呼吸减为每分钟1-2次。要想把日常呼吸调为体呼吸,需要一个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操作中,要以“勿忘勿助”为准则,既要主动去调整呼吸,又不可故意憋气,勉强去做。一定顺其自然。练功人静过程中出现的胸闷、头晕、劳累等不适,多与呼吸气息的操作不当有关。

胎息经

人静呼吸形式的高级形态是“胎息”,即体呼吸。胎息有两种解释,一是气息自脐中出入,如古人所说:“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古人指出胎息是为了在呼吸形式上返老还童,他们认为胎中的婴儿是以脐呼吸的。《摄生三要》中说:“人在胎中不以口鼻呼吸,惟脐带系于母之任脉,

任脉通于肺,肺通于鼻,故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其气皆于脐上往来。”胎息的第二种解释是体呼吸,即遍身皮肤呼吸,毫毛呼吸。此时肺呼吸已近停止。如《苏沈良方》中说:“一息自往,不出不人,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无始已来。”胎息的两种解释或可以看作是它的两阶段或两种形式,前者是初步的,后者是从前者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唯有到达体呼吸阶段,人体才可以自如地采纳天地日月星辰精华之气,因此,古代养生家将体呼吸称为真息。

从人们日常的自然呼吸过度到胎息需要一个锻炼过程,这个过程的操作大体可分为三个依次进行的阶段,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体呼吸。

导引胸式呼吸向下发展

人静呼吸操作的第一步,即是将自然的胸部呼吸向深、长、柔、细的方向引导,在气息操作中已经谈过,其操作的准则是要用意不用力。但在呼吸形式操作最初的时候,完全不用力难以做到,可以以意为主,稍稍用一点力。用力到何种程度为恰到

好处呢?如古人所说:不涩不滑,即使出入的气息通畅自如而又稍有约束待胸中的气息出入调匀之后,就可以引导气息向下发展,从胸式呼吸逐步转为腹式呼吸。这个转变不可一蹴而就,而要循序渐进,一般可采用分段下降的方法。

如先下降到心窝部腹中穴处,待此处气感充实了,气息出入稳定了,再向下延伸到脐部,最后到达丹田。在此气息逐步下降的过程中,胸式呼吸可能先过渡为胸腹式

混合呼吸,此时的呼吸胸部和腹部均有起伏。

在胸式呼吸向腹式呼吸过度的阶段,由于呼吸尚浅,呼吸气息的深、长、柔、细都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过高要求。呼吸只有深才可能长,而长才能更柔更细。这一阶段的呼吸操作,只要能做到节奏平稳,气息调匀且逐渐下降就可以了。

腹式呼吸时可见腹部起伏。它可以分为顺腹式呼吸和逆腹式呼吸两种。顺腹式呼吸

是吸气时是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缩回。逆腹式呼吸与此相反,吸气时腹部回说缩,呼气时腹部隆起。一般从胸式呼吸自然度过到腹部呼吸,都是顺腹式呼吸。

故逆腹式呼吸的操作需要经过专门训练,难度较顺腹式呼吸大。就入静的目的来说。不必专门去选择呼吸的顺逆。

只要是自然的循序渐进形成的,无论顺逆均可。

在强调排出体内浊气时要多做逆腹式呼吸,因为逆腹式呼吸对振奋内气的运行更为有利。

例如运气行小周天时,常以逆腹式呼吸法,吸时内气上行百会,呼时下行丹田。训练逆腹式呼吸一开始着重呼气。而不去理会吸气,意念在呼气时引内气下行,聚于丹田。久而久之呼气时腹部充实膨起,吸气时则放松缩回。

无论是顺腹式呼吸还是逆腹式呼吸,切忌故意挺肚子。腹部的膨起或回缩是气息吐納自然形成的,不必人为操作时只在吐纳上下功夫即可,腹部只是配合。纳气深而多时,腹部自然膨起,而随着腹壁回缩的压力,气息也自然排出。

初形成腹式呼吸时,往往觉得整个腹部都在呼吸。如胸式呼吸时整个肺叶都在舒缩一样。渐渐地,随着气息调整原深、长、柔、细,就会有一个比较局限和明确的呼吸支点形成。

这个点就是腹壁膨出后回缩时,四周压力向内聚点的中心点。于是,以后吸气便入此点,呼气从此点出。这个点便是丹田。这个点的呼吸便是丹田呼吸。

丹田呼吸是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形成的。因为丹田是在脐内三寸,所以丹田呼吸也就是脐呼吸,即胎息的初级形式。

严格意义上,形成腹式呼吸且有了明确的呼吸波动支点,即丹田呼吸形成之后,入静的调息操作才刚刚开始。胸式呼吸的操作是为了形成丹田呼吸。我们知道,入静要求让呼吸操作至深、长、柔、细需要持久的功夫。

胎息经

第一步是要丹田这个呼吸支点稳住,使呼吸真正在丹田生根,然后再充实丹田,使丹田的气感渐渐加强,这需要长时 间的积累,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在丹田逐渐充实的过程,范围有可能增大。例如最初丹田呼吸支点只有豆粒大,以后可能增至枣大甚至鸡蛋大。这既与功力的深浅有关也与各人生活条件不同有关,不必强求一律。丹田呼吸整样才算真正确立起来了呢?那是在丹田气机已经充实动,丹田呼吸已经由被动转为主动的时候,此时呼吸不必再用意识气息送入或引出丹田,丹田已完全自主地 把握呼吸节奏了。丹田开则气人肺部为吸,丹田合 则气出肺部为呼。不需要有意识的人为操作了。当对丹田的开合有了体会后,腹部的隆起和回缩逐渐平息。运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以无外在的起伏感觉。此时呼吸的深、长、柔、细已经形成,已达出入绵绵的境界。呼吸自然婉转,没有间断停顿和转折的痕迹。书称这种呼吸为潜呼吸。此时便可向胎息过渡了。

体呼吸的意境是周身毛孔开合,内外浑然一体。这个阶段,与丹田呼吸是相等或相当的。故以上介绍丹田呼吸时,胎息的初级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下一页:

胎息怎么练

上一页:

胎息入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