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

心意拳心与意合


  拳种与拳种的区别,主要在于各自的运动规律。“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是形意拳的根本法度。合就是对立统一、协调联动、顺而不背、整而不散、齐而不乱,使每一击均集注全身之力,每一顾都如常山之蛇首尾身相呼应。戴龙邦祖师讲:“所谓真传者,名虽曰‘武’,其实贵‘和’,得乎和之理,会乎合之精,自然能去就、能进退、能刚柔”。故“和合”才是六合之旨。所谓“形不破体、力不出尖”,所谓浑圆力、整力是也,并非简单的位置对齐。按照六合的要求,形意拳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拳种的运动规律,主要是“三节分体、鹰熊合演、起钻落翻、裹践钻一体、鸡腿跟步”五个方面。这是形意拳真正精髓,无论单练、对练、推手、撕扒、实战,都要符合这五条规律。现在有些练形意拳的,臂直而无曲、身斜而无正、拳出而不拧、步进而不跟,不争不整、不束不展、不裹不翻,没有一点六合的味道,严重背离了形意拳的运动规律,越来越不象形意拳,令人担忧。

心意六合拳

  一、三节分体。形意拳理论将一身分为三体,每体再三分直至最小化,这就是形意拳三节说。何谓三体?拳谱说“三体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在人为手身足。手以象天,身以象人,足以象地。形意拳之精微奥妙,大拳师未必尽其能;生克变化,大方家未必能尽其用。然以归纳法概括之,不外手、身、足之伸缩运动也。”何谓三节?三节即三体之三分。手为梢节,身为中节,足为根节,各节复分三节。拳谱要求三节要明,怎样明?包括三个方面:一明劲力是节节贯通的,进时节节相催,顾时节节而缩,发力节节相争,不是一根直棍;二明身体由各节拧合组成,好比钢缆由多股拧成,不是一个电线杆子;三明力点在各节不断变化,有实有空、在兹在彼,全视敌手情况而定,不是一成不变。拳谱要求“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

  二、鹰熊合演。形意拳五行十二形每一拳都一分为二,由“鹰势”、“熊势”两部分构成。所有拳势无一例外,拳理说是一气生两仪。实际练习时,就是把每一行(形)分解为一起一落、一束一展、一钻一翻、一顾一打,总之是一鹰一熊。古谱讲,“吾人俱有四体百骸,伸之而为阳(鹰势),缩之而为阴(熊势)。防守象熊,进取象鹰。越此二势,其拳失真”。
  做到鹰熊合演的要点一是束展二是竖腰。“束、展”是鹰熊说在身法上的直接体现,是拳势的基本表现形式。拳谱讲“束身而起、长(展)身而落”,“左右全凭盖势取,束展二字一命亡”。虽然现代形意拳束、展之形不象心意拳那么明显,但束、展之意不能有丝毫改变。束展二字表明:“腰”这一人身之中节,威力来自脊弓上下弯伸的“竖劲”,因此形意拳依据这一生理特点确立以竖腰为主、竖腰平腰相结合的运动规律。体现了动物本能,符合人体机理,突出了技击特色。所谓“起如挑担、动如槐虫”,象海浪起伏、挑担起身一样,也象立式柴油机的活塞连杆一样作上下的运动,辅以双肩左右拧转之力,因而威力巨大。不象有些拳种,仅仅把腰当做转轴而肩膀前后转,如马步冲拳,这是违反脊柱的生理机能的。现在有些人练劈拳向前伸而没有向下劈之形、斧劈之意,原因是不识形意拳的腰性。
  三、起钻落翻。拳脚由静到动奔向对手叫起,起的路线由下向上、由近向远,就是钻;接近或接触对手后拳脚翻转、击打对手,叫落,落是由翻开始以打中结束。起是去,落是打;每一拳熊势为起、为钻、为裹;鹰势为落、为打、为顺。拳谱讲“起如举鼎,落如分砖”。“出如钢锉,回如钩杆”。低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起落如水之翻浪。起要拧裹钻出,这个“过程”是“横”;由起到落的“转换”要靠“翻”,这个“过程”也是“横”。这就是“起横不见横”。太极是寓方于圆,八卦是寓正于斜。形意拳从外形看是竖劲直劲,其实寓横于竖、寓曲于直、寓斜于正、寓圆于方,拧打拧进无遮拦。
  钻翻使肢体的运动轨迹多维复合化。竖钻而起、横转而翻、顺锉而落,是一个技术动作的全过程。这个过程的运动轨迹,是两个乃至几个互相垂直的圆与弧线的组合,又是肢体运动方向之上下、前后、左右的组合,不再是单一方向的直出直入与简单的直线位移。这一运动规律,应用在搏击应敌中就是横竖相破。
  四、钻裹践一体。古传心意是以枪为拳,钻、裹、践心意老三拳,即来自枪之拦、拿、扎。形意拳没有这三个具体拳势,但继承了这三个重要原则,使之成为区别于其他拳种的运动规律。钻,是指手从心口起,过嘴处沿中线弧形挤钻而出。即拳谱所说“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拳在怀中变,步在后足蹬;三口并一口,打人如同走”;“嘴是洞口,怀是虎窝”。裹,即将左右两臂裹至自身中线,上身下身也向中间就。象包袱裹东西,紧严不漏;又象做鞭炮,缠裹得越紧,炸得越响。用于裹敌就是横顾和控制对手,以便打击和发放。践,即后手顺前手路线出入,左右不散不离,不交叉,总在一条中心线上。这样集中一个突破口攻,保住一个洞口守,始终占据中线有利地形,而且增加了后手的隐蔽性,减少了进攻的难度。进脚时也是这样。
  钻裹践的趋向是“中”。由上述阐述可以看出,钻裹践分别就向中线或出入中线,又是围绕一个“中”字统为一体的。

心意拳

  五、鸡腿跟步。形意拳的步型叫鸡腿,两膝皆屈,着力前三后七;步法叫“鸡步”,前进时后足“蹬”、前足“踩”,后退时前足蹬、后足“踏”;蓄势“独立”步,进退“摩胫”步;重心前后颠倒颠。“独立步”不是一脚抬得老高,那样身势不稳不活;而是两脚并步,其中一脚踏实独承体重,一脚为虚以备进退,虚脚与地面似离非离。“摩胫步”就是一脚进退时,从另一脚踝骨处擦过,两腿要合,两踝要并、两胫要摩;这其实就是钻裹践对步的的要求。
  “跟(活)步”是最适于技击的步法。前足进、后足跟,后足退、前足随;身变足变,永保协调。跟步确保了拳手始终保持合理的技击间架,保持了动态的平衡。形意拳特别注重步法,认为在技击对抗中,“手快不如身快、身快还须步快”;也讲究“手是两扇门、全凭腿赢人”,但是不高起、不远踢,主要是灵活进退、倒换重心。需要注意的一是脚同手一样也要有起钻落翻,也要钻裹践,两足也要拧和争;二是“进步要低,退步要高”。
下一页:

心意拳十大形

上一页:

心意把练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