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

金丹妙诀之炼丹外丹内丹胎息


道家注重“炼丹”,丹分“外丹”和“内丹”,宋代以来,修炼内丹就成了道家的主流。

清代济阳子在《金丹妙诀》中总结了内丹术十六字妙语:“收视返听,凝神入炁(qì),调息绵绵,心息相依”,其修炼的落脚点就在“息”和“心”上面,济阳子对这十六个字做了详细解释如下。

收视返听:收视者,乃将眼光从外收入玄关之中,停息静定,化成甘露,吞下于丹田,用意送归炁穴之内。眼光下视炁穴,神观静定,即观自在菩萨。所谓返观内照常心静、性命双修出苦轮也。

胎息经

济阳子说:“下手先制两眼。”两眼乃藏神之所,须要内观,不可外视。余曰不观近、不观远、常观无为一窍,此窍乃玄观窍也。

那玄关到底在哪里呢?济阳子说:所谓外三宝不漏、内三宝不泄。炼三归一,名曰三花聚顶。顶者,即玄关窍也。古人对玄关的理解多种多样,此处指的玄关为百会穴。

什么是炁穴呢?济阳子说:此穴即在腰前、脐后,其中稍下,有一虚无圈于是也,名曰太极。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炁穴与下丹田实际是同一个位置。

“吞下于丹田”中的丹田指的是“中丹田”,也就是膻中穴。

凝神入炁:将元神凝归祖窍、玄关之中,静定化成甘露吞下,从膻中送归脐轮炁穴。

祖窍被著名道士吕洞宾称为“天心”,《太乙金华宗旨》上说祖窍在眉心、双眼组成的三角形的正中间。“意守祖窍”在内丹术中叫回光法,就是将两眼神光汇聚在祖窍内,虚静守一、降心制性,“祖”字的意思是此窍主神,统领全身。祖窍也被称为上丹田。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人体真气从上丹田经中丹田收入下丹田。

调息绵绵:济阳子说“调息要调真息息,炼神须炼不神神”,所以调息是指“调真息息”,即“胎息”。

“绵绵者,即十二时中,时时刻刻不可间断之旨也”,“……人之真息,后升前降,……要须上至玄关,下至炁穴,静定炁穴,息息归根,绵绵不绝。锻炼纯熟,自然常升常降”。

随着呼吸,吸气真气沿督脉上升、呼气沿任脉下降,归于丹田,意念上先用意、后无意,把显意识变成潜意识,识神化为元神,元神就是“不神神”。这时候就习惯成自然,呼吸之间真气流转。

心息相依:心“乃本性,真如之天心也”。息“乃是炁穴内中之真息”。“心息相依,神气不可须臾离,离则属于枯偏矣”。“……其法在于凝神入炁穴,心守炁穴,意随往来,呼接天根玄关,吸接地根炁穴。所谓内交真气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颜”。

这里所讲的“息”是“胎息”,是一种极细、极微的呼吸方式。

内丹术中关于“胎息”的论述汗牛充栋,胎息是内丹修炼中极为重要的部分。那到底什么样的呼吸算是“胎息”呢?

产生于魏晋时期的《胎息经》上说:“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意守丹田,神不外驰,呼吸绵绵,就是“胎息”。不能把胎息理解为不呼吸或者胎儿呼吸,那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胎息经

如何炼成“胎息”呢?晋代道士葛洪说:“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

用一句话来概括上面这段话,就是:呼吸要极慢、极细、极匀。

根据上面这些解释,简单地说,内丹术十六字妙语讲的是气息深长均匀,意念集中安静,意念与呼吸和谐自然融为一体,这时就会生出“内丹”。

明代养生家赵台鼎在《脉望·卷六》中曾生动地叙述了修炼内丹术的感受:“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绵绵若存,归于祖窍,内外混合,结成还丹,自觉丹田火炽,畅于四肢,如痴如醉,美在其中。”